近期去九院,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开车停车非常方便。据了解,西安市第九医院通过多次考察,优化了院内车流路线、改造了住院广场,加强车位管理和车辆停放。自2022年10月1日起,在职职工停车全部移至太乙城地下停车场,把院内有限的车位留给患者使用。
把车位留出来方便患者使用,这只是第九医院为群众办实事、为患者着想的一个缩影。
卓越为民 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0年10月15日,西安市第九医院改扩建项目开工。为了让患者在有限的条件下,能有一个较好的就诊、住院环境,医院千方百计把改扩建项目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减少到最小。如:为非机动车搭建车棚,为住院患者配发降噪耳塞、开辟晾晒场、搭设临时餐饮点、在住院部广场搭建临时厕所,为困难住院患者免费发送就餐卡等。
改扩建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就医体验,医院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合理布局就诊空间,改进优化服务流程。医院在门诊大厅建立了“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及便民门诊;着力打造了内分泌、眼视光中心、妇产科、儿科等一站式诊疗服务区;建立了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等。同时,医院注重从制度机制上持续完善,实行住院患者一日清单制,并建立了药品、材料价格信息同步机制以及合理用药重点监控管理制度。
医院不仅为来院就医人员提供服务,也为职工考虑周到。医院党委聚焦职工现实需求,针对暑假期间部分职工子女无人看护的实际困难,开设爱心托管班,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温馨服务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以患心为己心,以患安为己任。2019年3月,市九院通过电话预约、建立家庭服务群等线下方式,启动了“护士到家”护理延伸服务工作,开展压疮护理、留置尿管和膀胱冲洗、留置胃管和鼻饲、PICC护理、造口护理、普通换药、中段尿采集、灌肠护理、产后乳房护理等9项护理服务。之后,结合患者新需求,“护士到家”又增加了外科拆线、刮痧、灸法、耳穴压贴等四个项目,制作了延伸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视频及美篇,为失能群体、残障群体、母婴群体、老年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
自医院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后,在“燕尾帽”平台注册护士40名,已为近千名患者进行网上评估,为600余名患者进行上门服务,患者满意度100%。
生命至上 “三大中心”为健康护航
市九院坚持生命至上,整合各临床、医技科室,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国家级胸痛、卒中、创伤中心。
目前已全面实现急诊绿道一键启动,检验影像辅助、急诊手术、急诊介入手术第一时间开台、专科护士全程陪同,实现胸痛、卒中、创伤患者一体化综合救治等诊疗服务,大大缩短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急诊颅脑CT检查由之前的30分钟缩短为10分钟左右,急性心肌梗死介入门球时间可缩短至45分钟,极大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救治效率。
严防不怠 扎实织密防控网
筑牢防疫屏障,确保百姓安全。市九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个一律”、“医院十问”、“十一个必须”,开展重点部门督导检查及防控专项检查。适时召开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会议,及时修订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制度,组织防控培训及应急演练。并将院内非医疗人员(保安、保洁、基建施工人员等)纳入九院职工疫情防控体系统一管理,每日摸排健康情况,定期核酸检测,做到不瞒报、不漏报。派驻医务人员保障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工作以及承担市疫情指挥部医疗保障任务,组建医疗队援鄂、援吉、援琼。同时成立市九院支援外派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
“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在医院的每一处细节上,如今,“随手捡、随手推、随口答”的“三随”行动伴随在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日常行动中,随手捡拾垃圾、随手帮病人推车、随口为患者答疑解惑,随之带来的是主动、周到的服务提升。
正如郑菊贤书记所言:“以公心干事,老百姓才服,职工才服。”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西安市第九医院将继续秉承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得更有温度、深度和力度,用真心排解民忧,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