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7月28日,苍天无情降大祸,千古灾难袭中华。地震噩魔肆虐整个唐山,无数生灵遭涂炭。当时的灾情远比汶川地震还要惨烈,整个唐山几乎毁灭,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地震发生后不到一小时,西安铁路局就受命派医疗队赴唐山救援,铁路中心医院接到上级指示,30分钟内就抽调出一支精兵强将奔赴唐山,当时的医生护士正在上班,基本上谁都没有回家收拾准备,只让同事给家里带个话,一身工作服就到医务科报到。内科医生王桂琴当天下夜班,接到电话时,时任局长的丈夫出差外地,孩子还没有放学,她只拿了件衣服,给邻居交代管孩子饭,就匆忙赶到医院。和一件换洗衣服都没带的同事一起,提着药箱就赶到火车站,29日早上到北京刚下火车,看到站台上有很多伤员,二话不说就开始救治,完全忘却从昨天下午至今,一滴水米未进,有人给他们发的一包饼干也没有时间吃,后因唐山伤员太多,晚上又接到命令开赴唐山,大卡车在两小时的路程上颠簸了一夜,天快亮时才到唐山,眼前一片瓦砾废墟、残垣断壁,还没有下车,四面八方的伤员就围了上来,除了北京来的几支救援队,西安铁路中心医院是最早到达唐山的救援队,也是陕西省唯一的一支震灾救援队。这支12名的医疗队员大都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个个遵纪守法、激情澎湃,在火车上看到水果和食品,宁忍着口水,也没人动一下那垂涎欲滴的食物。当看到血肉模糊、外伤严重、发烧腹泻的众多伤员,不顾自己饥肠辘辘,很快清理出一小块平地铺开塑料布,两人一组清洗包扎,由于伤员太多,加上两天没有吃喝,车马劳顿,累的都直不起腰来,领队发给每人的一包饼干根本就没空打开。强烈地震破坏了全部设施,没水没电、没吃没喝,晚上就在客车上睡觉,蚊虫叮咬都不觉得……这样高强度的救治持续了一个星期后,随着增援的部队和全国各地的救援队到来,紧张劳累的工作才稍有缓解。

医疗队员金晓丽,当时20岁刚出头,父亲当时是唐山铁道公安学院的书记,在北京站救治伤员时,哥哥就告诉他父亲失踪了,当时因为除救援队谁都进不去唐山,就让她到唐山后一定到铁道学院找父亲,小金到唐山后就投入紧张的抢救中,压根就没时间找父亲。抢救伤员的导尿管是她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从废墟里挖出电线抽出铜丝,把塑料管用水简单冲涮后充当尿管。每天必须在死人堆里穿行几次,10多天后随着全国各地救援队的到来,她才抽空去找父亲,却被告知父亲已经遇难了!坚强的姑娘大哭了一场,忍着巨大的悲痛,又投入到抢救伤员的队伍中。

医疗队员李赴朝是名护士,特有爱心,总想在尸体堆里找有生命迹象的伤员,一天晚上她确实听到废墟的楼上有小孩呻吟声,就把情况告诉救灾的解放军,他们二话没说就上去救人,刚上去两名战士,楼板就塌下来,两名战士当场牺牲,后来部队开过来几辆汽车,打开车灯照明,把整个楼都挖遍了,也没有发现小孩。40年了,因为她的错误提议,无故牺牲了两名战士,李赴朝现在仍然心存内疚、伤心流泪。

医疗队长王福海说,当时所有的水源都受到严重的污染,在最初的10多天里,就只有一处游泳池的水可以喝,能吃的就只有饼干,住在客车上,生活极度艰苦,但情绪高涨,大家不怕苦、不怕累,最主要是不怕死,团结一心克服困难的精神让他这个队长好感动!30个日日夜夜,余震不断、病毒滋生、缺吃少穿,大家都坚强的挺过来了。
铁路中心医院医疗队是唐山地震的亲历者、见证者,是进入唐山地震现场救援的最早的医疗队之一。当时他们抱着赴死的信念,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抢救伤员近万名。返回时上级给12个队员每人发了一套军装和一个搪瓷缸子作为纪念,缸子上面写着“人定胜天”,他们的精神永垂青史!40年了,老队员已有2人离世,但是陕西省唯一的、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的事迹是永不忘却的,医疗队员们的坚强表现是一流的,受到的表彰是最多的,医疗队员的精神境界更是最高的……。40年过去了!他们的无私、坚强、大爱的精神继续延伸,现在的九院人将继承他们不怕苦累的精神,发扬他们无私大爱的传统,在两学中增加自己的才干,在一做中树立典范标杆!让铁路中心医院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