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援藏故事(二)

发布日期:2016-04-25浏览:

阿里,是一个遥远的名字,也是一个地区的名字。阿里,是一般人需要仰望和叩拜的地方,只有身临其境,将身体和心灵同时融入正午的骄阳,午夜的寒光,七月的飞雪,荒漠的辽远,死亡的威胁,才真正理解,什么叫生命禁区,生的艰难;什么叫快乐酣畅,情若霞光,笑声浩荡。

今年二次进藏,陕西省组团式医疗队为了更多的了解基层藏胞的医疗卫生情况,帮助更多的藏胞牧民,决定利用休息日下到乡镇,深入牧区开展送医送药活动。4月10日我们到了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穹隆村进行义诊。一辆考斯特,载着我们16名队员在寸草不生的山间穿行。光秃秃的山峦连绵起伏,除了黄褐色,还是黄褐色。随后车辆进入一个山谷,汽车颠簸的愈加厉害,与其说在路上行驶,不如说在石头上狂舞。女队员的尖叫声一声比一声响亮,抓住车窗的双手震得生疼。剧烈的晃动,加重了高原反应。有人强打精神,面如土色,有人吸着氧气,呕吐不止。半小时的颠簸我们驶出了山谷,来到了仿佛与世隔绝的穹隆村。

进了村子,村民们列队欢迎,给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整个村子的村民均以放牧为主,全村共有300人,长居人口有50人,得知国内的专家要来义诊,牧民们都从几公里以外的牧区赶回村子。简单的欢迎仪式后我们便开始进行义诊。从村长口中我们得知以前村里没有麻醉技术,没有电。做阑尾切除术,只能把病人捆绑在手术台上,打着手电,用刀硬割。一台手术下来,医生和病人都吓得半死。村长无限感慨地说,我们这离地区远,有多少病人死在转院途中,翻车、非正常死亡,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我们还要努力,一旦条件好了我们要建最好的医院,请最好的医生,为村民解除痛苦,让百姓安居乐业。从村长的言语中感受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这时一位父亲抱着一个看似3、4岁的小姑娘拽了拽我的白大褂,我转过身去,他把孩子的手套摘下来,伸到我眼前。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双又黑又小的双手布满了冻疮,有的是新冻伤的,有的已经结痂。只见孩子因为伤口发痒不停的用自己又黑又长的指甲挠痒。看着这个和自己女儿一般大的孩子,内心的酸楚不禁涌上心头。我轻轻抱过孩子,坐在自己腿上,拿出指甲刀给孩子剪指甲。边剪边请翻译跟孩子的父亲说:要给孩子的手保暖,经常给孩子洗手勤剪指甲,用这样的指甲挠伤口很容易感染的。剪完指甲我给孩子洗了手,抹了药膏,拿出随身携带的巧克力放到孩子嘴里。一天的义诊时间队员们不仅看病诊疗,还做了卫生健康方面的宣教。

义诊结束,队员们要返回驻地了,就在我要上车的时候,小姑娘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对我说了一句我听不懂的藏语,翻译跟我说:她说,阿姨你以后还会来吗?望着孩子清澈如圣湖水般的眼睛,我红了眼眶,蹲下来抱着小姑娘说:会来,阿姨还会来,下次阿姨来的时候给你带好多你爱吃的巧克力,好吗?小姑娘听翻译说完高兴的跳起来,冲着我露出如阳光般灿烂的微笑。自从来了西藏,发现全世界的笑脸都集中到了西藏,全世界最灿烂的笑容在阿里。无论百姓,还是官员。无论当地人,还是外来者。无论饥寒,还是饱暖,呈现给世界的,永远是那坦荡无垠的笑脸。

千千万万的医护工作者中,我有幸被选中来阿里,这本身就是我与雪域高原的缘分。阿里赐福于我,我不能愧对阿里,关照和呵护更多生命是我的担当和责任。我背靠着一座山,那座山,叫喜马拉雅山;血液中奔涌着一条河,那条河,叫狮泉河;心中珍藏着一个名字,圣洁而璀璨,那个名字叫——阿里。

2016.4.22

阿里.狮泉河

上一篇:内分泌科王述进主任在多功能厅做 “糖尿病与妊娠”的学术讲座

下一篇:加强学习交流,提高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