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确诊垂体微腺瘤一例

发布日期:2015-02-02浏览:

患者董某,女,59岁,因“口渴多饮9年 双下肢浮肿2年”入住内分泌科。患者9年前在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使用诺合灵30R控制血糖一直尚可。2年前血糖出现波动,伴乏力、双下肢浮肿,体重也明显增加,由80Kg增加至90Kg。入院查体:身高155cm 体重90Kg 腰围115cm 臀围106cm 血压160/90mmHg,心率100次/分,律齐,双下肢重度浮肿,无多血质,皮肤无紫纹;辅助检查:尿白细胞15个/ul, 糖化血红蛋白9.2%,血钾3.17mmol/L,肝肾功能正常。入院后科主任王述进主任医师查房分析:该患者近2年血糖控制欠佳,出现浮肿,体重增加,血压升高,低血钾,2年来反复泌尿系感染,上述特征均为皮质醇增高征象,虽无多血质外貌等典型特征,仍考虑可能患有库欣综合征。查肾上腺B超、CT,皮质醇节律,ACTH。B超示:右肾上级结节?CT示:少量腹水,双侧肾上腺增粗。皮质醇节律示:8AM 927.1nmol/L 4PM 1215nmol/L,ACTH16.31Pmol/L。科主任王述进再次查房考虑:皮质醇升高明显,且节律紊乱,而ACTH未抑制,考虑为垂体微腺瘤-ACTH瘤可能,行垂体MRI,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垂体增强MRI示:未见异常。大剂量地塞米松实验抑制试验示:ACTH4.25Pmol/L,皮质醇245.5nmol/L,较空腹ACTH19.18Pmol/L,皮质醇964.8nmol/L,抑制率超过50%。考虑为库欣病-垂体微腺瘤。于交大一附院查垂体动态MRI结果示:库欣病-ACTH瘤,大小6mm。至此明确诊断为:库欣病-ACTH瘤。后患者转入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垂体微腺瘤手术。术后半月患者体重减轻至67.5Kg。血糖控制良好,无浮肿,血钾正常。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ACTH腺瘤,Cushing病):肿瘤细胞分泌过多的ACTH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多的糖皮质激素引起多种物质代谢紊乱,形成“皮质醇增多症”。因糖代谢紊乱可产生类固醇性糖尿病病(20%~25%)。因电解质代谢紊乱后少数病人晚期可产生血钾、血氯降低,血钠增高而导致低钾,约85%病人有中度高血压病,因患者抗体免疫机能降低,导致抗感染能力降低。患者症状不典型时易漏诊,尤其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时更易误诊、漏诊。该患者无皮肤紫纹,症状不典型,易漏诊。本病因为微腺瘤,故常规MRI或CT检查常不能发现,故凡体重近期有明显增加,血糖升高,轻度电解质异常,高血压病患者均应通过查皮质醇节律、ACTH等以排除本病。

内分泌科刘旭峰

上一篇:我院第十二届十次职工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下一篇:华清卫生所赴铁路沿线开展巡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