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儿童伤害 守护祖国“花朵”——食物中毒需警惕!!!
近年来,儿童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屡见不鲜。过期食物、食品防腐剂、添加剂的滥用,引起家长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了解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及早识别并给予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免延误病情,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有毒化学物质的食物后,出现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食物中毒的发生多见于以下几种原因:
1.细菌性因素最常见,如:未熟的肉、蛋、奶及奶制品等;
2.病毒性因素,如:诺如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水或接触患者呕吐物传播,多见于贝类、水果等;
3.化学性因素,如:高亚硝酸盐的腌制食品、有农药残留的蔬果等;
4.天然毒素,如:毒蘑菇、发芽的土豆、未熟的四季豆、河豚毒素等;
5.真菌毒素,如:发霉的花生等食物。
如何识别食物中毒呢?
食物中毒临床症状的出现短则数分钟,长者可达数天。
症状表现如下:消化系统症状最常见,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视物模糊、口唇发麻、呼吸困难等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若小儿出现频繁剧吐、有脱水征兆(眼窝凹陷、尿量减少、四肢厥冷等)、出现呼吸困难或神经系统症状、便血或呕血、持续高热不退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贻误治疗。——!!!
如何应对与预防呢?
疑似发生食物中毒时,应立即停止进食、留取食物标本、适当催吐,如果出现腹泻,需防止脱水(少量多次补液,如果需要补充电解质可首选口服补液盐,也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暂时替代)、及时前往就近医疗机构就医。
预防要牢记:
(1)做好手卫生,保持厨具的清洁干燥;
(2)保证生、熟肉类的案板及厨具单独使用;
(3)保证食物做熟煮透,尤其是肉类等食物;
(4)剩饭菜应及时放入冰箱保存,再次食用时必须彻底加热;
(5)不吃腐烂、过期食物,不采不吃野生菌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