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胃镜技术的提升,胃镜检查越来越普及。 但是很多人做完胃镜以后会产生诸多疑惑,尤其是拿到病理报告后看到那些眼花缭乱,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更是一头雾水: 为什么我都做了胃镜了,怎么还要取活检? 我的胃是不是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取活检是不是意味着我要得胃癌了? 别担心,看看以下的内容带你来解开这些困惑。
一、为什么做胃镜要取活检送病理? 胃肠病变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炎症、息肉、溃疡、萎缩、肿瘤……这些病变在内镜下的表现错综复杂,有时候单纯通过内镜下很难完全明确诊断。这时就需要病理活检来帮助内镜医生来进行疾病的鉴别诊断。
二、胃镜的病理报告怎么判读? 胃镜病理主要是评估2个问题:第一是胃炎组织学情况,第二是有无肿瘤性病变及病变程度。 1、胃炎组织学变化包括5个方面: 炎性反应、活动性、萎缩、肠化生以及Hp(幽门螺杆菌),其中每一个方面又分为4级,从低到高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用0/-、+、++、+++来表示,简单来说,+越多,程度就越重。
炎性反应(慢性炎症):代表慢性炎细胞的密集程度和浸润深度。 活动性:代表中性粒细胞浸润的程度,它往往与Hp感染关系密切。 萎缩:胃固有腺体减少,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引起腺体破坏。 肠化:胃固有腺体被肠腺样腺体替代。 Hp:幽门螺杆菌感染。(HP感染是导致胃溃疡、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
(HP感染诱导胃癌示意图) 2、除上面5个描述之外,大家最害怕最需要重视的就是“异型增生”了。 异型增生,又被称作上皮内瘤变,是细胞再生过程中过度增生和丧失分化,在结构和功能上偏离正常轨道的结果,属于肿瘤性病变,是胃癌的早期阶段。
可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两个程度,其中高级别异型增生,可能存在2种情况:本质上已经是癌了,但是因为胃镜活检局限性,可能会仅取到高级别异型增生的部位。若本质上就是高级别异型增生,那就是不幸中的万幸。
不管是哪种情况,尽快就医是最好的方法,及早切断致癌因素,早干预,早治疗。其次,一般胃癌的发展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要规律复查胃镜,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来源:病理科 编辑:宣传科 袁铭雪 审核:病理科 温玉婷 宣传科 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