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处暑天还暑 好似秋老虎

发布日期:2021-08-25浏览: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要结束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炎热的酷暑已渐消退,气温不会异峰突起,但此期间仍然会出现短期回热天气,此时要注意预防“秋燥”。

处暑季节,应适当秋冻,随时增减衣物,此时虽早晚气温较前降低,但温度不会过低,不必急着增加衣服,特别是身强力壮的人,依然可以衣着单薄一段时间。民间一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其实就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对于体弱多病的人,还是应按照气候变化适当加衣服。此外,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健康科普】处暑天还暑 好似秋老虎

秋天空气湿度下降,人们会感觉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秋燥症。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处暑时节要多吃一些能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防止燥邪伤害人体阴液。另外,秋季还有一个著名的养阴法则,即“少辛增酸”,也就是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所以处暑时节要多吃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而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 则要少吃或不吃。“少辛”是因为味辛的东西具有发散的作用,会导致人体出汗,随后身体变凉。所以处暑后不宜吃辣椒、花椒、姜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类食物。

【健康科普】处暑天还暑 好似秋老虎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宜调节起居作息,适当增加睡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秋乏过盛。此后应早睡早起,夜晚睡觉不应晚于23点。夜晚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

秋季里气候清爽宜人,除了多到户外走走,勤晒太阳,适当做些有氧运动外,大家也可以在家里做传统保健操:①每日正坐,向左右转头,两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吞咽津液。②清晨闭目叩齿 21次,咽吞津液,用两手搓热后,敷熨眼睛3秒,做8次,不仅能明目而且对肝、肺、心都有益处。此外,伸伸懒腰、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散步等也可缓解秋乏,特别是下午感到特别疲乏,伸个懒腰就会马上觉得全身舒展。

【健康科普】处暑天还暑 好似秋老虎

穴位养生

穴位一:鱼际穴

【健康科普】处暑天还暑 好似秋老虎

【定位】大拇指根部和手腕连接的中点位。

【功效】化肺经水湿,散发脾土之热。

【按摩方法】可将鱼际穴抵着桌子摩擦。

穴位二:承浆穴

【健康科普】处暑天还暑 好似秋老虎

【定位】面部,下嘴唇正中凹陷。

【功效】滋阴益气,可缓解口干,口渴,咽干等不适症状。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腹按压承浆穴2-3分钟。

穴位三:肺俞穴

【健康科普】处暑天还暑 好似秋老虎

【定位】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养肺润燥,止咳平喘。

【按摩方法】将两只手的大拇指放在肺俞穴的位置上,然后慢慢的往下压、揉,至皮肤发热,发红,有酸、胀感的时候就可以了,每天5-10分钟左右即可。(应此穴在背部,需在家人帮助下完成)

【健康科普】处暑天还暑 好似秋老虎

中医科地址:住院一部西侧5楼

中医科护士站电话:029-61165760(24小时)

中医科病房电话:029-61166346

中医科门诊电话:029-61165873

来源:中医科 陈玉洁

编审:宣传科 魏荣

上一篇:【小课堂】烧伤整形美容小课堂

下一篇:【科普园地】炎炎夏日谨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