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
由于前列腺癌病人大多为老年人,常常伴有其他器官的合并疾患,临床上真正能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者不足10%,因此,放射治疗是前列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
一、治疗原则
1、对无远处转移,病变比较局限,无明显周围组织侵犯,病人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者可行根治性放射治疗。
2、对手术探查而未行切除者或手术后局部复发的病例,周围组织已有广泛浸润或有远处转移,但局限于1-2个部位或病灶,可行姑息性放射治疗。对已行姑息性放射治疗的病例可
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治疗效果,也可将姑息性放射治疗转化为根治性放射治疗。
3、对晚期病例,局部或远处转移的病灶可行姑息性放射治疗,可达到减轻痛苦、缓解病情、延长生存的作用。
二、放射治疗适应证
1、年龄小于70岁,预期生存期大于8-10年者;
2、T1-2N0M0或T3NOMO的病例。
三、照射范围
包括原发病灶外放1.0-1.5cm处,上界为膀胱底部,两侧界、下界可经直肠指诊确定。如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有转移或可疑有转移时,照射野应包括上腹部。如原发病灶侵犯盆壁、膀胱,超出前列腺包膜时,应照射盆腔淋巴引流区,然后缩野照射前列腺局部。
四、布野方法
(一)设野原则
1、在充分保证肿瘤靶体积能够得到足量照射的前提下,治疗体积越小越好。其确定主要
根据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
2、尽量采用CT模拟定位,可以准确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目前已经是确定照射野的首选方法,必要时在尿道、膀胱或直肠内灌注造影剂以配合确定照射范围。
(二)布野方法
1、盆腔野:采用“四野盒式照射法”(前、后、左、右),一天内四野交叉照射。
2、前列腺小野适用于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小、淋巴结清扫结果为阴性的病人或作为大野照射后的补量。
3、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照射野:在盆腔照射野上方,前、后两对穿野,上界为T12-S1水平,下界接盆腔野上缘,照射野宽10cm。注意两照射野交界处的剂量问题。
(三)放射源的选择可根据病人的体厚选择合适的能量,通常选用10MV以上的高能X射线。
(四)剂量常规分割剂量为1.8-2Gy/次,5次/周,肿瘤剂量达40Gy后,将照射野缩至前列腺局部小野补量照射25-30Gy,总剂量达65-70Gy/6一7周。
五、术后放射治疗
(一)适应证:1、包膜外侵犯,精囊受侵;2、术后病理证实切端为阳性;3、活检证实有局部复发;4、术后PSA值持续升高或术后PSA值升高超过6个月;5、虽行前列腺癌根治术但是估计切除不够彻底者。
(二)剂量:术后放射治疗应在6个月内进行,照射野根据术中所见侵犯情况而定。局部照射剂量为45-60Gy,对证实有局部复发者,则照射剂量应提高至60-65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