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10月15日是第18个全球洗手日,今年的主题是“做个洗手英雄”。呼吁全世界人民通过“洗手”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疾病。
一双“看不见”的手:我们手上的微观世界
我们的双手是探索世界的工具,却也成为了细菌、病毒的“中转站”。无论是公共场所触摸门把手、还是在办公场所敲击键盘、亦或购物时接触商品,我们的手都在不断接触各种微生物。一双未清洗的手上可携带多达数十万个细菌与病毒,其中可能就藏着导致腹泻、手足口病等疾病的“元凶”。这些微小的“不速之客”就像隐形的刺客,一旦通过我们触摸口、鼻、眼或准备食物时进入体内,在身体里“掀起风浪”,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动作来阻断——认真洗手。
如何成为“洗手英雄”?—掌握两大关键
武器一:把握关键时机
“餐前便后”是基础
接触公共设施、快递包裹后
接触宠物后
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
从户外回到家或办公室的第一时间
武器二:精通“七步洗手法”
仅仅用水冲洗远远不够,须配合肥皂或洗手液,按照标准的“七步洗手法”进行。

洗手揉搓七字歌
1.五指并拢掌心搓(内)
2.手心手背指缝搓(外)
3.掌心相对指缝搓(夹)
4.弯曲手指旋转搓(弓)
5.握住拇指旋转搓(大)
6.指尖掌心旋转搓(立)
7.转动手腕旋转搓(腕)
洗手七字歌
1.流动水下湿双手(湿手)
2.按压取液量适宜(取液)
3.七步洗手来揉搓(揉搓)
4.冲洗双手防感染(冲洗)
5.干手步骤莫污染(干手)
6.洗手完毕要护肤(护肤)

揉搓为整个洗手过程的关键,持续时间应不少于15秒,后用流动水彻底冲净,并用干净的纸巾或个人专用毛巾擦干双手。
走出洗手误区,让防护真正有效
误区1:仅用清水冲洗。清水只能冲走部分大的污物,无法去除深层和强附着微生物。
误区2:共用毛巾擦手。湿漉漉的共用毛巾本身就是细菌的温床,建议使用一次性纸巾或个人专用毛巾。
误区3:跳过指尖和手腕。这些最常被忽略的部位,恰恰是清洁的重点。
我们呼吁
洗手,这个简单、经济且高效的习惯,是预防传染病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全球洗手日”到来之际,我们向每一位公众发出倡议:正确洗手。您的一个小小举动,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您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手”护健康,有你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