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西安市第九医院心血管团队历经十余天攻坚,通过多学科协作与先进生命支持技术,成功将一名濒临死亡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 “生命保卫战”。
5月12日清晨,73岁的李先生因反复胸闷就诊于西安市第九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门诊,二病区主任王鑫第一时间为其安排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广泛前壁导联ST段抬高,同时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测结果显著升高,经上述检查患者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经详细追问病史了解到,李先生在入院10天前就已出现胸闷、气短等心梗前兆表现,但未重视。入院 3 天前突发急性心梗症状加剧时,仍选择居家静养,直至症状严重到无法忍受才被迫就医,此时已因错过最佳救治时机,导致心肌坏死面积扩大、心脏功能严重衰竭,无法耐受介入手术,只能先住院纠正心衰后再择期开通梗塞血管。
面对这样一位高危患者,二病区所有医护人员的心都绷起来了。大家立即将患者转入CCU监护病房,启动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并向患者家属细致说明病情风险与注意事项,同时全力纠正心衰,防范心梗后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然而入院仅3小时,患者胸部憋闷突然急剧加重,呼吸困难,整个人烦躁不安,血压降至60/40mmHg,血氧跌至70%,正是心梗后最凶险的心源性休克发作。此时患者也因心肺功能崩溃、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导致意识错乱,不停撕扯氧气面罩、输液管路和监护仪器,在病床上痛苦地辗转挣扎,完全不能配合治疗。
眼看患者濒临窒息,救命的药物却无法输注,氧气也难以供给,甚至连血压、心率、血氧都无法监测,而剧烈的躁动还在持续不断地加重心脏负担,使本就即将崩溃的心脏时刻面临停跳、破裂的后果。
危急时刻,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王鑫主任当机立断:先对患者实施麻醉镇静,重建救治条件后再行气管插管及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应对镇静药物可能引发的呼吸抑制及心衰导致的缺氧和肺淤血。在麻醉科的协作下,镇静与气管插管顺利完成,经药物和呼吸机治疗下,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但心脏超声却带来了不好的消息:患者心脏射血分数仅为16%,已很难维系心脏最低的泵血功能,情况依旧不容乐观,目前的相对稳定是药物、镇静和呼吸机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患者随时还会再次出现呼吸、循环崩溃的局面。
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变得不平稳,并进行性恶化,在镇静和气管插管仅4小时后,患者的状况已经进展到难以逆转的程度:升压药物已经用到最大剂量,但血压依然难以维系,而且还在持续下降,心脏也在释放着仅存的最后一丝力量,心率持续飙升至180次 / 分钟,眼看心脏崩溃就在面前,再不及时采取措施,心脏停跳、心脏破裂、猝死可能就发生在下一秒。
面对绝境,心血管病院院长冯占斌、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康云帆团队与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王鑫团队针对患者病情展开了紧急研讨,最终决定采用 ECMO(体外膜肺氧合)、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与呼吸机联合支持方案为患者争取生存机会。
在心内、心外团队紧密协作下,一场与死神的赛跑紧张展开,40分钟完成床旁ECMO上机,20分钟完成床旁IABP植入,后续各种抢救药物不断调整,经过大约120分钟的全力奋战,患者生命体征逐步趋于平稳,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联合器械支持第1天,患者升压药用量逐步减少至停用,第2天心脏超声显示射血分数恢复至35%,第3天尝试减弱ECMO支持为脱机进行早期准备,但患者心脏功能虽较前有所改善,但依然无法满足为机体泵血的最低要求,考虑短期内如无法脱机,后续感染、肢体缺血、血栓形成等器械并发症将再次危及患者生命,导致前期努力功亏一篑。为促进患者心脏功能进一步恢复,使早日脱机成为可能,经心血管病院、急诊科、介入手术中心、麻醉科等多学科讨论,决定为患者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第4天,在医务科的协调指挥下,在上述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协作下,患者连同ECMO、IABP、呼吸机等诸多设备由CCU病房被安全转运至介入手术中心,经过心血管病院冯占斌院长、王鑫主任团队的努力,仅用40分钟即成功开通了患者闭塞的前降支血管,挽救濒临坏死心肌,为早日脱机创造了有利条件。术后患者心脏功能逐渐好转,状态明显改善,在第11天,射血分数已恢复至43%,经多学科团队评估后逐步撤除ECMO、IABP、呼吸机支持,撤机后患者生命体征依然稳定,标志着本次救治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在这场持续十多天的救治中,联合救治小组创造了生命奇迹: 24小时不间断监测患者氧合状态、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及器官灌注情况,每3小时精准调整抗凝剂量,多次联合讨论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院领导高度关注,医务科、护理部、输血科、超声科、血管介入科等多部门也给予了鼎力支持,为患者的成功救治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监护仪上每一个数字的变化都预示着患者病情的走向,也牵动着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我们丝毫不敢懈怠” 王鑫主任的话道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和担当。康云帆主任感慨:“每台 ECMO 背后都是数十人不眠不休的托举”。
患者康复出院后,医护团队还主动上门为患者伤口换药、拆线,用温情服务延续医者仁心,真正做到了用技术解除病痛,用真心温暖人心。
此次救治的成功,不仅体现了西安市第九医院在危重心血管疾病救治领域的技术实力,更彰显了多学科协作在生命救治中的关键作用,也为同类重症患者的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