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老人病危,牵动着重症医学科全科医务人员的心——重症医学科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5-09-05浏览:

2025年8月17日,普通外科住院患者,98岁马先生(化名)突发呼吸困难,心慌,气短,指脉氧下降至70%。立即请重症医学科刘洁主治医师到场协助抢救治疗。普外科罗孔亮医生介绍:马先生(化名)是25天前因结肠癌于其它医院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留有伤口未愈合及腹腔引流管收入普外科。

重症医学科(ICU)刘医师现场指导给予高流量吸氧,拍背排痰等辅助抢救治疗措施,马先生症状仍不能得到有效缓解,逐渐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考虑病情危重,与家属及主管医师协商后立即将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

转入重症医学科(ICU)后,医护团队立即给予高流量氧疗、心电监护,进行床旁超声辅助评估病情。但马先生的病情持续加重,出现血压下降、口唇紫绀,下肢皮肤花斑等情况,刘医生紧急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氧合及循环。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重症医学科(ICU)主任王勇8月18日查房后,组织全科进行病情分析讨论,考虑感染主要来源于腹腔以及肺部。指导使用敏感抗生素、静脉高营养治疗、补充白蛋白、床旁纤支镜等综合治疗方案,必要时使用CRRT清除炎症介质滤器、尽早控制感染。张锐锐主管医师查房后,充分熟悉病史,了解术后相关情况(家属诉马先生术后已有通便,且在外院尝试给予进食)。凭借其扎实的重症专业基础,张医生果断判断患者肠道未通,存在有肠梗阻的情况,再次邀请专科罗医师会诊讨论后,决定给予中药灌肠,尽快通畅肠道,注意关注腹部伤口情况,防止肠漏出现。


8月26日复查CT平片。腹部及肺部已经有明显改善。(及时复查床旁X片)。经过全面系统的治疗,于8月29日成功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改为高流量吸氧,随后逐步给予调整氧浓度。9月1日改为鼻导管吸氧,重症肺炎和脓毒症得到了有效控制,于9月2日转回普通外科继续治疗。从马先生住进重症医学科(ICU)那一刻起,全科的医护人员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医生们仔细地询问完善老人的病史,进行全面的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多次组织会诊,分析讨论为其提供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全科护士们24小时床旁坚守,密切观察老人的病情变化,及时为老人翻身,拍背,压疮护理,实时监护。同时,家属们与医务人员始终保持了良好密切的沟通,及时对老人的病情进展提供必要支持,医生和家属之间共同为老人的治疗、康复努力着。在这个普通平凡的ICU病房里,因为这位98岁的老人,全科的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最后小编想说,每一位患者的成功救治都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努力,更离不开家属的支持和理解。



西安市第九医院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是医院集中专门收治重症患者,并给予严密监测、强化治疗的医疗单元,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重症医学科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测和治疗设备,配备了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能够对各类重症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护和治疗,为患者提供高级生命支持,是医院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代表着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

24小时咨询电话

029-61166341

上一篇:践行康复使命,服务百姓健康—世界物理治疗日 康复科义诊活动纪实

下一篇:荣耀启程,护“心”前行热烈祝贺西安市第九医院成功获评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