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 远离流行性腮腺炎

发布日期:2024-04-10浏览: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因感染流腮病毒所致。常发生于儿童、青少年,以腮腺红肿、疼痛为主要表现症状。

腮腺炎的分期 潜伏期:此阶段患者多无症状,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可有轻度发热37.5-38℃,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头疼、恶心。

前驱期:此阶段持续时间很短,数小时至1-2天。

腮腺肿大期:是本病最典型的阶段,此阶段具有传染性,主要症状有腮腺肿大,局部疼痛,感觉过敏、发热。

流行病学 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腮腺肿大6日至发病后9天内可以从唾液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经唾液污染的物品传播。

易感人群:主要是学龄儿童,大多在1-5岁。

流行特点:春冬季为主。

护理措施 呼吸道隔离:隔离期限为从发病开始至临床症状消失为止。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用淡盐水漱口,每天3-4次。

活动与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并发脑膜炎应绝对卧床休息。

饮食护理:宜进低脂半流食或软食,不食用过硬、干燥及酸味食物。

健康指导 疾病预防指导:早发现、早隔离、隔离至腮腺肿胀消退,密切接触者要观察21天。

疾病知识指导:合理休息,平衡膳食,提高机体抵抗力,保持室内通风,隔离患儿若出现头痛、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图片

图片

图片

END

来源:感染性疾病科

编辑:宣传科 孙吉雷

校对: 宣传科 袁铭雪

审核:感染性疾病科 刘佳

宣传科 魏荣

上一篇:吃对肾脏更健康,吃错身体有损伤

下一篇:久咳不愈,警惕“百日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