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智慧屋】中医防暑指南——从内到外巧避“暑邪”

发布日期:2025-08-13浏览:

《黄帝内经》有云:"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今年西安持续的高温,不仅带来传统意义上的中暑风险,更催生了"空调病"这一现代病证。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夏天怎么用老祖宗的智慧防暑,还能躲开“空调病”的困扰。


📌

一、中医对暑邪的认识


中医将夏季常见的暑热不适分为 “阳暑” 和 “阴暑”,二者症状不同,应对方式大相径庭。

1.阳暑:暴晒后的"热炸"模式。

典型场景:建筑工人在烈日下连续工作3小时。

身体警报:体温飙升>38℃、皮肤滚烫、呼吸急促、意识模糊。

急救口诀:速移阴凉处,冷敷大动脉,淡盐水续命。

2.阴暑:空调房的"冰火两重天"。

典型场景:40℃室外冲进20℃空调房。

身体警报:头痛如裹、腹痛腹泻、关节僵硬、舌苔白厚。

解药指南:生姜红糖水+热敷肚脐忌服冰镇饮料。





📌

二、饮食调理:天然食材就是“解暑药”


1.乌梅饮

组成:陈皮、乌梅、山楂等。

功效:生津止渴。

适合人群:夏季暑热烦渴,饮食不振,口渴咽干者。。


图片
图片


2.冬瓜薏米汤

食材:冬瓜、薏米(脾胃虚寒者可加几片生姜或红枣中和寒性)。

功效:利尿消肿,健脾祛湿。

做法:冬瓜切块,薏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10-15分钟。


图片
图片

📌

三.穴位按摩:随手按按,暑气退散


1.合谷穴


图片
图片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功效:清热解表镇静止痛通经活络

方法: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每次持续3-5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宜,避免过度用力。

2.内关穴


图片
图片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方法: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内关穴,每次按揉32拍,两侧内关穴需要交替按揉。

3.足三里


图片
图片


定位: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功效:健脾和胃,燥湿补虚

方法:大拇指食指按压足三里穴位,逐步施加压力,以感到酸胀为宜,持续按压数秒后放松,重复多次。这样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通。



图片

三招帮您应对空调病

图片


1.拔罐

拔火罐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等作用的中医疗法。在临床中,拔罐针对吹空调引起的颈部、肩部、腰部、下肢疼痛有很好的作用!


图片
图片


2.艾灸

‌艾灸可通过温通经络、驱寒除湿的作用,辅助缓解空调病引起的头痛、关节酸痛、鼻塞、乏力等症状。‌ 其核心在于通过艾草燃烧的热力与药效,刺激特定穴位,增强身体阳气,改善因空调环境导致的寒湿滞留问题。


图片
图片


3.睡前泡脚

艾叶生姜泡脚能应对空调病,是因为艾叶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功效,生姜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二者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气、调节经络、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


图片
图片


中医防暑与应对空调病的核心是“顺应自然,护住阳气”。饮食上多选清热利湿食材,起居避开暑热与寒邪,搭配穴位按摩和简单食疗,就能轻松度过炎夏。转发给家人朋友,一起健康过伏天!


图片





中医科门诊地址

门诊院内西北侧(临铁安二街)


中医科住院部

住院一部4楼


中医科护士站电话

029-61165760(24小时)


中医科医生办公室电话

029-61166346


中医科门诊电话

029-61165873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岐黄智慧屋】中医养生茶饮全攻略:调和体质、轻体养颜,一杯茶开启元气生活

下一篇:【岐黄智慧屋】三伏天减肥黄金期:跟着中医节奏,轻松甩掉“湿气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