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被称为"隐形杀手",因为它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却在不知不觉中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心梗、脑卒中等疾病风险。
然而,早晨起床后的某些细微表现,可能是血脂异常的"警报"。本文将一一解答。
一、晨起四个异常表现 可能是血脂超标信号
1
头晕、头脑昏沉
症状:起床后持续头晕、头重脚轻,甚至伴随短暂视力模糊。
原因:高血脂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脑部供血供氧。
高发人群:长期久坐、肥胖、中老年人群。
2
小腿抽筋或酸胀
症状:夜间或晨起时小腿频繁抽筋,活动后缓解。
原因:胆固醇沉积影响肌肉供血,或甘油三酯过高导致周围神经刺激。
注意:需先排除是否为缺钙或腰椎问题面导致引起的抽筋。
3
眼睑黄色瘤
症状:部分高血脂患者会在眼睑、关节处出现黄色或橙黄色的脂肪沉积(医学上称为“黄色瘤”)。
医学意义:这是低密度脂蛋白(LDL)沉积的典型表现,提示长期血脂异常。
4
异常疲劳感
表现:睡眠充足仍感疲惫,如早餐后特别容易犯困、乏力。
二、血脂健康指标解读
(中国标准)
血脂异常与否,主要看四个指标,其中,尤为关键的指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好胆固醇;
甘油三酯(TG),也就是“油”的学名。
点击查看大图
如果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或甘油三酯超标,或高密度脂蛋白过低,都提示血脂异常,需及时干预。
特殊人群需更严格管控:
糖尿病患者LDL-C应<2.6mmol/L
冠心病患者LDL-C应<1.8mmol/L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LDL-C需<1.4mmol/L
三、科学降血脂的五大策略
饮食调整(证据等级:A)
减少: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奶油制品;
增加:深海鱼(富含ω-3)、燕麦、豆类、坚果(每日20g);
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蔬菜500g以上。
运动干预
有氧运动:每周5次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心率达到(220-年龄)×60%);
抗阻训练:每周2次哑铃/弹力带练习(改善肌肉代谢)。
体重管理
目标:3-6个月内减重5%-10%(如80kg者减4-8kg);
注意:避免极端节食,每周减重0.5-1kg为宜。
生活方式优化
戒烟: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
限酒:如必需饮酒,需要控制在男性每日酒精≤25g(约啤酒750ml),女性减半;
睡眠:保证7-8小时,避免熬夜(影响脂质代谢)。
药物治疗(需遵医嘱)
他汀类:阿托伐他汀等(主要降低LDL);
贝特类:非诺贝特等(针对高甘油三酯);
新型药物:PCSK9抑制剂(用于顽固性高胆固醇)。
特别提醒
🔷 筛查建议:40岁以上每年检测1次血脂。
🔷 误区纠正:瘦人也可能高血脂(约占20%)。
🔷 急症信号:突发胸痛、单侧肢体无力需立即就医。
图源:豆包
参考文献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
美国心脏协会(AHA)《胆固醇管理指南》(2018)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19)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0年血脂筛查专家共识
咨询电话:
029-61165927
西安市第九医院体检预约
上一篇:高脂血症饮食科普:吃对食物,轻松降血脂
下一篇:肩袖损伤:肩膀疼痛的“常见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