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凉
随着西安的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与此同时,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也开始“蠢蠢欲动”。对于普通人,一场感冒可能只是几天的不适,但对于老年人、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阻肺、哮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群体,一次呼吸道感染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住院。
如何才能安然度过这个秋冬?
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注意保暖外,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主动预防手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守护呼吸道健康的“双重保险”——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一、第一重保险:
流感疫苗——抵御“年度流行”的盾牌
它是什么?
流感疫苗是专门针对预测当季可能流行的流感病毒株所研制的。它不能预防普通感冒,但能有效预防季节性流感。
为什么每年都要打?
流感病毒变异很快,每年的疫苗成分都会更新。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获得最有效的保护。
最佳接种时间:9月至10月是接种黄金期,能保证在流感高发季(通常为11月至次年3月)来临前,让身体产生足够的抗体。
二、第二重保险:
肺炎疫苗——防范“重症袭击”的盔甲
它是什么?
肺炎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严重感染。这种细菌是流感后合并细菌性肺炎的常见元凶。
它和流感疫苗的关系?
流感和肺炎是“危险搭档”。感染流感后,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肺炎链球菌便会“乘虚而入”,引发更严重的继发性肺炎。因此,联合接种能起到“1+1>2”的防护效果。
接种程序:
与每年都需要接种的流感疫苗不同,肺炎疫苗(特别是23价多糖疫苗)通常只需接种1剂,或根据情况多年后加强1剂。具体需咨询医生。
三、谁最需要这“双重保险”?
我们强烈建议以下重点人群及时接种:
≥60岁的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
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免疫力低下者;
计划在流感季怀孕的妇女;
医务人员及公共场所工作者。
四、走出误区,科学看待疫苗
误区1:“我身体好,不需要打疫苗。”
正解:疫苗不仅是保护自己,更是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保护身边的易感家人。健康者接种后即使感染,症状也更轻,病程更短。
误区2:“疫苗是病毒,会让我得病。”
正解:目前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多为灭活疫苗,不含活病毒,不可能引起流感。部分人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反应,是机体正常的免疫应答,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
误区3:“打了疫苗就百分百不会得病了。”
正解:任何疫苗的保护效力都不是100%,但接种后能极大降低感染风险和重症风险,相当于为健康上了一道“安全阀”。
秋冬季的呼吸道疾病虽来势汹汹,但我们并非束手无策。尽早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就是为我们的呼吸系统穿上最坚固的“隐形防护服”。
西安市第九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提醒您: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属于上述重点人群,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尽早规划疫苗接种,为秋冬健康保驾护航!